近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全国“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首批名单发布,我校原创科研工作者群像剧《大国之蓝》入选全国十大重点推介名单和话剧推广名单,原创短剧《大国之材》《最后一次海试》入选短剧推广名单,原创朗诵《且听龙吟》《守卫深蓝》入选特色推广名单,五部作品获选,是本次活动中入选作品最多的单位,展现出我校美育工作的显著成效。
“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由中国科协牵头面向全社会征集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是“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下设子活动,推广行动旨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用艺术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生动展现我国科研人员以身报国、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
我校始终秉持“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用戏剧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理念,由艺术教育中心牵头创作了一批讲述“为国铸剑者”故事的舞台剧作品,生动展现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制片人、文学策划、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瑜教授表示,“这些作品均由学生主演,以身边人演身边事,帮助学生将自身经历与科学家担当奉献的故事交汇于舞台,让他们在戏剧中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世界,将科研报国的信念全方位浸润育人。”
央视“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直播现场
我校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瑜与首席专家刘惠分享了学校戏剧美育工作
以我校戏剧美育工作与育人成果为主体的美育案例《通识性戏剧美育模式创新与实践》作为入选全国的五个优秀案例之一,受邀在央视“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直播,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来看看剧目详情:
《大国之蓝》
话剧《大国之蓝》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bat365官网登录入口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事迹为素材,选择“为周文渊院士写传记”的叙事线索,通过年轻女记者安妮的视角,将采访周文渊院士作为主线串联起型号研制的全过程。每一阶段的难关,每一难关的跨越都使安妮更深切地理解这一群心怀“国之大者”的科研工作者。
《中国艺术报》刊发中国文联评论文章《<大国之蓝>:为国铸剑精神的生动诠释》高度评价本剧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意义。
《大国之材》
短剧讲述了师昌绪晚年,因国防事业迫切需要碳纤维,80岁的师昌绪再一次勇挑重担,突破技术难关,取得重大科技成就,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对推动国产碳纤维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后一次海试》
短剧讲述以高校科研团队牵头的“某型号工程”经历众多波折终于正式立项,“走向深海”。男主人公冯至远作为团队年轻一代负责人,冒着生命危险排除故障,保住了事关国防安全的重要数据。经过重重考验,型号交付军队,团队迎来新一代后浪,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且听龙吟》
以中国歼-10战斗机研制为背景,以老一辈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向年轻一代航空总师杨伟的传承为主线,以朗诵+舞台剧形式,歌颂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守卫深蓝》
20世纪末,为响应国家海洋安全与资源开发战略需求,已退休的老教授根据长期科研和实践经验,探索将无人水下航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于新型远程水中兵器研制,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为继续推进设计方案落地转化,老教授动员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接续奋斗,最终研制出相关装备,并成功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美育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作用,艺术教育中心坚持“崇德尚美,至真创新”,以美育人、以戏化人,在校内以“戏剧+科学”的通识性戏剧美育模式赋能“总师”型人才培养,剧目已多次在校内外展演,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未来,中心将以“总师育人文化”为引领,持续探索戏剧美育的特色育人路径,构建具有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特色的戏剧美育新格局,为“总师型”人才培养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端木佳睿、马玥;审核:孙瑜、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