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新闻网6月20日电(文字 贾倩 摄影 文苗苗)6月17日-18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生态学学科建设论坛暨陕西省秦岭生态智能化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南山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行。
6月17日,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嘉宾参加了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生态学学科建设论坛,论坛开幕式和学术报告环节分别由生态环境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段利兵、常务副院长邱强主持。
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林鑫致开幕词,对本次论坛参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科基础、特色优势等方面介绍了生态学学科现状。他表示,我校生态学学科近年来学科排名不断攀升,高层次人才汇集效应显著,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呈现出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学科办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生态学学科建设,希望生态学学科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邱强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向参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学院实现从0到1跨越式发展的情况。希望未来能在学校的持续支持下,深化与全国各生态学学科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陈小勇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董世魁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何芳良教授,兰州大学尚占环教授,北京大学唐志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明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星耀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扬建研究员,四川大学毛康珊教授,西南林业大学田斌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高林研究员分别以《城市生物多样性特征、机制与保护》《恢复生态学进展及草地生态恢复的前沿科学问题》《Every word matters: How to write to get published in ecology?》《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机理与技术途径》《植物群落构建、多样性与功能》《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测与濒危物种科学保护》《盛开在世界之巅—高寒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和适应》《青藏高原长期生态定位研究》等为题作了学术报告。论坛期间,参会学者围绕生态学学科的内涵、一流学科发展路径、打造学科优势以及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对我校生态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6月18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二级调研员索高盈,来自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5位专家参加了陕西省秦岭生态智能化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卫东,生态环境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邱强主持。
吕卫东代表学校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广泛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切实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随后吕卫东向学术委员会各位专家颁发了聘书,并合影留念。
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于贵瑞主持。重点实验室主任郝占庆教授就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计算机学院刘乐副教授和生态环境学院王芸芸副教授分别以《秦岭大数据沉浸可视化分析研究》《被子植物有性繁殖特征的时空格局及生态适应》为题作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就实验室的研究目标、发展方向、工作规划等进行了热烈讨论。郝占庆表示,将认真梳理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秦岭的独特性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在核心问题上集中攻关,更好地推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于贵瑞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表示肯定,针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了“五大”期许,强调实验室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大秦岭、大系统、大保护、大数据和大学科的发展理念,发挥好工科大学的独特优势,创新性地做出不同于传统的以生物学、农林学为基础的生态学研究范式,体现工业文明新阶段的生态学研究特色,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秦岭生态保护。
本次学科论坛和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是生态环境学院强化学科建设,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生态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审核:邱强 段利兵)